首页 > 居家养花

同济考研论坛 大家对同济土木的考研有什么建议呢

同济考研论坛 大家对同济土木的考研有什么建议呢

同济大学研究生好考吗

正常情况下来说同济大学考研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近几年考研通过率为33%-37%,弃考率10%-20%,考研英语通过率约30%。一般在同济大学的招生简章上都可以找到,大家一定要随时关注,尤其是实际招生人数。建议大家到目标院校*上搜一下近几年的拟录取名单。

数一下实际录取多少人,记得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招生名额多,考上的几率就会大,复试的难度就会较小。看一下连续几年的数据,得出平均值,做到心里有数。

扩展资料:

同济大学考研难度介绍如下:

从报考人数上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报考热度,知道需要从多少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这对于考研院校的选择至关重要。部分院校的*上可以找到这一信息,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去贴吧论坛知乎上询问下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

一些热门的211/985学校,经常会出现报考扎堆的情况,报考人数多,势必会导致难度加大,大家选择这类院校时一定要谨慎。复试线是很直观的数据,一般来说,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我到底是考研还是直接工作?这篇文章良心告诉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考研难不难?四类院校报考难度解析

同济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被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并被列为*” 211工程”和”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与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济大学创建于 1907年,现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9大门类的研究型、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大学。同济大学现设有各类专业学院 22个,目前学校共有 81个本科专业、 140个硕士点、 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58个、 1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级重点学校 10个。各类学生 5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 6人、工程院院士 7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者 1900多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2个。至 2018年 9月,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约达 11000多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 2700人。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06年计划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 4000名。同济大学正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先给大家推荐一款超级实用的APP。首先是默默背单词,真的超级好用,除了可以设置每天的任务量外,他还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你规划学习。可以算得上是我备考期间学习英语的利器。

另外再说说专业课,因为我有跟着博雅汇MBA的课程一直学习,所以整体下来都没有遇到什么坎坷的地方。唯一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考前一定要抽出整块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管综的题量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很多人都会有时间不够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写作文,然后再从逻辑和数学当中挑选你比较擅长的科目先做,最后一科一旦遇上时间不够的问题还能蒙一蒙。

经济与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类教育始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开办此类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98年与商学院合并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学院汇集了同济大学经济类、管理类的主要学科,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经济与金融系、公共管理系、会计系、创新与战略系(筹)、组织管理系(筹)及市场营销系(筹),并在二级学科设有相应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329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69人。设有8个本科专业、2个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校本科生1281人,硕士4274人,博士生研究生409人。

考研招生科目及人数

招生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硕士

研究方向: 09(全日制)同济国际MBA项目

招生人数: 25

考试科目:(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04)英语二、(242)德语、(203)日语、(202)俄语任选一门

推荐参考书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第四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罗宾斯第十一版

分数线

报录比

2019年报名人数1845人全日制录取30非全日制录取778复试最高分358.2

2018年报名人数1513人全日制录取24非全日制录取780复试最高分343.3

考研经验分享

为什么要考研?

在大三阶段,每个人都面临着种种选择,出国、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创业等等。一个人首先要明确自己未来至少十年的人生计划,才能将其分解到每一年、每个月甚至每一天。考研无非有几个原因,一是想要对本专业进行更深地研究,为将来读博士或进行更深层次研究做准备;二是对本科期间专业学习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想要学习更热门或更喜欢的专业;三是抱着先考考看的态度,考上了就还有三年的学生生涯,考不上再就业或者另谋他路也不迟;四是家里意愿占上风,自己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主见。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我想给各位学弟妹的意见是,一定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看清楚自己对考研的态度,才能避免在半年多的复习期间不至于迷失自己,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坚决的say no。

如何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

这个问题应该是考研前期每位考研人最关心的问题了。它决定了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将要复习的专业课内容。关于选择学校,学弟妹们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思路:一是根据学校是否是985/211院校,由排名筛选;二是根据想要报考的专业找学校,由排名筛选;三是出于其它一些私人原因,如喜欢某座城市、家里意向等等进行筛选。当在两个同水平学校之间进行抉择时,可以将专业课考试难易程度列入考虑范围。

关注学校报录比是十分需要的,在确定学校之前要明确目标院校招生数、推免人数,做到心中有数。大部分学校的报录比看上去是比较吓人的,但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坚持到进考场,就算进了考场,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完成考试,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如何复习公共课?

由于每个人复习方法不一样,我就直接说我的复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英语上,我的英语底子是不错的,六级525分。所以在4月至6月我一直在背单词。单词前后过了两遍,利用每天早晨一个小时的时间。8月份开始做近十年真题,先后两遍。做的时候要把不会的单词查出来并记忆。12月的时候开始出了各种模拟题。在做模拟题的时候我内心是崩溃的,感觉复习了这么久似乎没有进步,阅读还是错的一塌糊涂。但这是正常的,大家不要因此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政治上,我从8月份开始看课本,9月份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在10月份的时候完成了两遍。因为我是理科生,政治基本是一窍不通,所以只有选择认真抓基础,多做题。一定要打好选择题基础,后期才能轻松一点。从11月开始做历年真题,重点依旧放在选择题上,与此同时再加上了哲学题。12月出了肖秀荣的八套卷便买来做,然后在早上认真读大题的答案,将大题答题思路记在脑中。12月中旬出了蒋中挺的5套卷和肖4任4预测卷,我也都一并买来,找出预测热点并背诵大题部分。基本上按照这样的思路,政治都会考到很好的成绩。

数学上,我是从5月份开始学的,在课余会把上课学过的东西再复习一下。基础课完成后,8月份进行第二轮高密度的复习。然后在课余的时候我还做着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在10月份的时候做完了两遍复习全书。11月的时候开始做真题,从08年做到15年。先后做了三遍。这个期间数学就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做题速度也比较快了。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我也是做过的,但个人认为难度太大,虽然解题思路很新颖,但对于基础不是特别好的考研人来说,无疑是增加难度降低信心。在12月可以拿冲刺题按规定时间练一练手,就可以了。还是一句话,考试之前要再看一遍真题,最好是能回忆一下当时做的心得和体会。

如何安排复习时间?

我是习惯早上学习的人,上午8-11点效率也是最高的,9月之前的复习都是比较松散的,基本用来调整作息。9月之后固定每天早晨6.30起床吃过早饭便坐在自习室,背会英语,做会数学。下午或者晚上用来看政治和专业课。每天要保持8小时学习时间。我这里说的学习时间一定是不能玩手机的,要学就要认真,心无旁骛。也许刚开始很难,但一定要克服。

我身边好多考研同伴是习惯晚睡的,他们的高效率学习期是在晚上。所以没必要一味的追求早起,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最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2015同济大学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这本参考书还是挺不错的。

金圣才的两本考研书(考研推荐榜榜首)。《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宏观)》,个人认为是最好的习题库,与时俱进。每一章,无论名词解释、计算、简答、论述,都是很全面,也很经典的,而且每道题都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如果每道题都能吃得很透,那我觉得考同济经济学 120分左右应该问题不大吧。

高鸿业的书,这书很详细,是国内最好的经济学教材,作为目前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肯定有其优秀的原因,建议大家也看看,从尚学同济大学考研网上的暑期辅导课程中就能看出,高鸿业的教材也是被作为其中一项的辅导内容。

关于课外知识

都说学习经济学要关注时事,这话不假,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同济的经济毕竟不是复旦南大上财南开的经济金融这么强势,因此初试考的课程还是以课本上的为主(不信大家可以买历年的试题看看,基本上课外的知识就是一道宏观的简答题左右的题量),其实就是说,在笔试的时候,大家的重点还是课内的,时事的东西不能不看,但是以重要的为主吧,不用太过于关注。

关于记忆

经济学一定要背,主要的课本上的知识要滚瓜烂熟,这样才能心里有数。相信大家都是喜欢经济学才去学的,因而肯定都是理解的基础上背的,别*记硬背。有好多的知识虽然你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如果让你简答的话很有可能回答不全。建议去加入到硕考论坛的一个2015同济经济与管理学院考研群:210218932跟其他考生讨论这个方法。

同济经济学主要范围(个人总结,仅作参考)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蛛网模型可以不看);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第四章企业和生产理论;第五章成本理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重点);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重点);第八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简单看一下基本名词解释就可以了);第九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这章比较边缘化,很少有题目出现但不可大意);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十一章微观经济政策(重点)。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重点);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重点);第十四章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重点);第十七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重点);第十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重点);第十九章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是鸡汤吧,作为一个过来人,说一些我对考研的认识。考研其实真不可怕,我一开始就被网上的各种言论吓怕,直到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都没有意识到我考上了,完全就是不相信。

考研无非就三部分内容,第一选择自己有 80%考上的学校;第二按部就班的复习,一天也别休息每天都在坚持,心要沉下来;第三放平心态,开开心心的参加考试。考研题并不难,考研的整个过程难就难在坚持两个字,我身边只要是报考符合自己能力的院校,又坚持下来的考生,90%都成功上岸了。所以,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一定坚持到底,做到无愧于心!相信自己努力是会有回报的,坚持就是胜利,祝大家成功上岸,等你们。

大家对同济土木的考研有什么建议呢

英语篇

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四级考了两次,六级考了三次才考过。英语基础好的话,可以直接跳过。首先肯定是要把单词背熟,才能做阅读,否则没法做。我是从三四月份开始背单词的,刚开始时,我是背完就算了,没有去复习,这样效果很差,背到十几个单元时发现,背过的根本记不住。(大部分都是背新东方和星火的单词)。之后我听一个同学说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背单词效果很好,我们几个人就尝试了一下。效果果然很好,就是太费时间了。刚开始时,一天要被四五个小时的单词,但是很多单词都可以记住了。单词需要一直背,不要停下来。然后五月份左右开始做阅读,我们做的是张剑的基础阅读150篇,错的相当惨烈。一篇五个选择题,错三个很正常,错四五个的也有很多。我有个英语很好的同学错的也很多,不过没有关系,这要靠你自己领悟。我那个同学做到提高篇时就突然找到了感觉,四篇阅读也只错三四个左右,而且比较稳定。我就没有什么提升,依然错了很多。暑假期间,我听了新东方老师讲解的真题,讲了一些做题的技巧,可以听懂,但是对我帮助依然不大。所以后期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比较多。九十月份以后,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做专业课的时候,而我每天整个下午依然在看英语。把英语真题背了一些,又重新做了一遍,仔细看讲解。总之花了很多时间,但是一直到考研前还是感觉没什么提升。到十一二月份以后,开始做新题新和翻译,新题型是最容易拿的十分。所以这个一定要掌握好。好吧,我依旧做的很挫,我就买了新东方的新题型专题,大量练习。然后又做了新东方和张剑的五套卷,有一些提升,但是效果依旧不明显。十二月份以后开始看作文,一开始在背新东方的模板作文,我同学在背张剑的真题后面的作文,当时我认为张剑的作文太难就没有背。但是听了浙大胡小平老师的一个讲座之后,发现新东方的模板作文不能用,我又重新开始背张剑的作文,再加上胡小平老师给我们的模板。我总共也就写了四五篇作文。胡小平老师的范文还是挺好的,基本上不用自己写。新东方的模板不能用是因为用的人太多了,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模板,就不会给高分。而胡小平老师的模板用的人比较少,这个在网上应该可以搜到的。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考试时可以说是超常发挥,考了71分,算是比较高的分数了。考试时,虽然有运气在里面,但我认为和我平时花的那么多时间还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制定相应的计划,差不多应该是以真题为主,不要把真题全部做完了,隔几天做一套,考试前几天一定要做一套,这样可以保持手感。有的人说要把真题全部背熟,每个单词都要弄懂。这一定是有好处的,但我认为两遍就足够了,看仔细一点就可以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数学篇

数学这一块很重要,他不像英语那样,他是考高分的关键,可以把你和别人的差距拉得很大,而且只要肯付出,就肯定会有回报。不像英语,也许你花了很多时间,依然没有提高或者只提高了几分。

数学我是从三月份左右开始看教材,把教材上所有的例题和习题都做了一遍,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一直看到六月左右才把教材看完。有的人可能认为教材我都懂了,不需要看。这样认为肯定是有问题的,刚开始你不会发现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复习的后期,你会

2013年考研辅导报考指南考研大纲解读招生政策解答考研分数线考研数学

发现很多的定理你都不是很清楚,就会做得相当郁闷。暑假期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去上了超越的强化班,强化班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他可以把你之前在教材上看的零碎的知识点串起来,给你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你把握的好的话,就会有一个质的提高,这个我是有切身感受的。当然也有牛人不上强化班,直接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把复习全书做个三四遍以上,考的也非常好。这我也曾尝试过,但是打击太大,有百分之六十的题目不会写,我依然放弃了这种方法。上完强化班,我把笔记认真仔细复习了一遍,这时候已经八月中旬了,开始做李永乐复习全书。这时候依然有不少不会做,但是比以前少了很多。

做复习全书的时候,方法很重要。做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题不会做,如果全部都会做,你也就不用看书了,到现在我依然有一部分题不会做。我们可以把不会做的题目和比较好的题目用彩笔标记下来。第二遍的时候只要看做标记的题目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快很多。做笔记也很重要。遇到不会的或者很好的题目,我们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这道题为什么我不会写,哪些知识点我没有掌握,题目的方法为什么我没有想到,答案的方法为什么比我的好,好在哪里等等自己的感想。这样的效果很好。全书第一遍写完之后就开始写第二遍了,这时候只要看那些做过标记的题目和笔记就可以了,二十天左右就可以看完。论坛上有的大神说要把复习全书写三四遍以上,固然有好处,但是时间不够。所以两遍就可以了。十月份,我开始一遍做真题一遍做超越的五套卷(这个含金量比较高,试卷很难),真题也是隔几天做一套,不要全部做完。这时候超越五套卷我基本上能保持在130分以上。后期又做了李永乐的四百题,这个不是一般的难,但是方法很好。我们也都只做了五套。十二月分以后,开始做真题第二遍,这个看的很快。真题比你做的所有资料都要简单,所有只要你五套卷能做到130,你就有考150的能力,主要就看考试合不合你的胃口了。

数学的重点还是暑假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和对复习全书的理解,这两个阶段做好了,在冲刺的时候才能有较大的提高。

专业课篇

专业课一般在八九月份开始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的基础不好,可以早点开始看。我是八月中旬开始看材料力学,但是看不下,就没有看了,果断继续看数学。开学之后,发现大家专业课都看了很多,有点着急,加足马力开始看结构力学。因为同济专业课对教材要求比较高,我们都把重点放在了例题和课后习题上。有例题和习题是节选自真题上。因为同济教材和我们学校教材相差比较多,刚开始看的比较费力,有很多不明白,不过我有个很厉害的同学,问他大部分可以搞定。有时候一晚上只做了四五道题目,还很纠结。我把结构力学教材上的大部分习题都做了详细的笔记,不会的就问同学,尽最大可能把他弄懂。到了十月份左右终于把结构力学看完了,我又开始马不停蹄地看材料力学了。看过结构力学,你会材料力学简单的多,所以做起来也快。我以一个多星期的神速把材料力学看完,对于每道课后习题也都做了详细的笔记。材料力学也会有一部分提不会做,这时候就可以和同学讨论利用学长的笔记搞定了,总之速度是比较快的。

之后我们又把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看了一遍,这是做的笔记就发挥作用了,主要是看课后习题,选作一些。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是真正体会到了。当我第二遍看结构力学的时候,很多不懂得地方就有一些新的理解了,所以书还是要多看一看。第二遍不可能细看,否则时间不够。这时候已经十一月中旬了,我们又从别人那里复印了同达的强化班和冲刺班的讲义。当我们把强化班的讲义写完的时候,明显发现时间不够了。我们当时有三个人一起考同济,我们三人小组制定了一些初步的计划。冲刺班的讲义只做了一部分,又选做了于玲玲编的那本书的一部分题目。最后终于怀着敬畏的心情开始写真题了,真题没有想象中

的那么难,但写的不是特别理想。最后真题的第二遍也是在考试前几天匆忙结束。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计划。

政治篇

对于政治,我不想多说,也许你看了很多,但考的分并不是很高,有时候别人只是考试前几天看一点,考的也不错。所以,政治不要花太多时间。十月中下寻开始看完全可以了。可以看任汝芬的序列一或者大纲解析。可以一边看,一边做选择题(选择题可以做序列二或者风中劲草)。时间充足的同学可以把大纲解析或者序列一在看一遍,没有时间的就不要看了。这时候可以把选择题在做一遍,一边做一看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大题这时候不要看。等把选择题第二遍全部做完之后,在十二月中下旬,有起航的二十天二十题出来,把大题给背掉就可以了。背的过程相当纠结,字太多了。时间充足就背两遍吧,没时间就背一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肖秀荣的四套卷,每年都能压中好几道题,去年基本上都压中了,据说里面有人。所以什么都可以不看,但肖秀荣的四套题一定要被。我就是往四套题上靠,所以考的还不错,考了72分。

再说一点就是计划很重要,一定要做好计划,知道什么时候看什么,我就是没有做好计划,所以很多书没有看完。还有就是不要一个人看书,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看,这样可以相互讨论,互相鼓励,制定计划,我有很多问题都是问我的同学的。

最后匆匆结尾,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本文链接:http://www.yangwm.com/html/879636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